
肩周炎(五十肩)
肩周炎即俗稱的「五十肩」,醫學名稱為「肩沾黏性關節囊炎」。 肩周炎源於肩關節周圍的囊體發炎,導致肩部僵硬和活動受限。最明顯的症狀是肩關節位置的疼痛和僵硬感,導致頸部和肩膀的劇烈疼痛,並增加肩關節附近的壓力,嚴重時甚至會影響頸部神經。 實際上五十肩並不限於50歲以上的人,只是肩周炎好發於50歲上下的中年人便因而命名。肩周炎(五十肩)的成因通常是由於肩部肌肉過度拉扯,嚴重阻礙肩胛骨的正常活動。在相互牽扯的情況下,肌肉會更緊繃,不平衡狀態加劇,導致肩關節周圍的軟纖維發炎和關節移位。 嚴重的患者由於肌肉僵硬疼痛,以致無法舉起手臂,影響日常生活,因此肩周炎又被稱為冰凍肩(frozen shoulder)。
肩周炎(五十肩)三個階段的病程
肩周炎(五十肩)的病程通常需要1-2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康復,然而,患者必須積極配合長時間的休息,而肩周炎(五十肩)最明顯的症狀是肩關節角度受限且每次活動都出現痛感,這對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,因此很少有患者會放任其自然完成病程。
發炎期
是最初的階段,病人持續感到疼痛,肩膀碰到或被壓到都會非常疼痛,尤其是在睡覺時會經常痛醒。此時肩關節角度顯著受限,手臂無力無法舉高。
冰凍期
是疼痛逐漸緩解的階段,肩關節角度可以稍微增加,但手臂仍然無法舉高,肌肉力量下降,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。這個階段的持續時間最長,如果不加以治療,可以持續一年之久。
解凍期
是最後一個階段,肩關節角度明顯增加,手臂逐漸可以抬起超過90度,但是對摸到肩胛骨還有一段距離。
肩周炎(五十肩)自我檢測
手臂水平伸直
手部舉高,手臂觸碰耳朵
手部跨過胸前,觸碰另一側肩膀
手部往背後觸碰肩胛骨
如無法完成以上動作,或是過程出現疼痛,可能有患上肩周炎(五十肩)的機會。
留意日常習慣 減低患上肩周炎(五十肩)風險
日常應避免進行重複性動作,特別是手臂的動作。如因工作需要長時間伸展手臂,建議隔一段時間進行小休,並且配合適量的伸展運動。如需拿取高處物件,便應使用輔助工具,避免手臂過度伸展,減輕肩關節的壓力。
保持正確的活動姿勢
避免肩關節持續進行同一動作
使用手提車運載重物,減輕關節負荷
適時休息,避免過分使用關節
定期進行伸展運動保持關節靈活,如瑜伽、普拉提、太極及適量的上肢強化運動,如游泳、籃球、排球、羽毛球等
年長人士應多穿有袖的衣服,適當注意肩關節周圍的保暖
肩周炎(五十肩)的診治
治療肩周炎(五十肩)前,醫療人員會為患者進行一些手臂活動檢查或可能安排X光影像診斷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症狀。肩周炎(五十肩)的治療主要目標是提升患者的運動範圍和減輕疼痛,以助肩周炎(五十肩)患者盡快回復正常的活動能力。 肩周炎(五十肩)的治療一般會輔以肩膊運動及物理治療,如冷/熱敷、電療、超聲波、肌肉伸展和關節矯正等方式。
肩周炎(五十肩)治療方案建議:
-
脊骨手法治療
-
EMS 超聲波治療
-
IFC 干擾波電流治療
-
Zeuswave 體外聚焦式衝擊波治療
雖然肩周炎(五十肩)常見病徵會感受到肩膊疼痛及活動受限制,但亦不代表出現上述病徵便等於是肩周炎!因此一旦出現痛症不適,應及早求醫進行適時診治,以免延誤治療以致病情惡化。